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钥匙串”到“数字钥匙”——中软高科引领智能身份证卡识别新变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0:04:00    

曾经,腰间挂满钥匙是中年人的“标配”;如今,中软高科通过人证核验技术,将公交卡、社保卡、护照等整合为“数字钥匙”,仅需一部手机即可通行无阻。中软高科不仅占据新疆人脸识别市场60%份额,更以自主研发打破国际垄断,将证卡识读技术实现重点突破,比如护照识读仪,一举打破了国外巨头的长期垄断,价格从3万元降至千元,吸引28家金融机构及近200个厅局级单位合作。

从长期探索到一飞冲天:厚积薄发让人工智能走入百姓家

中软高科自成立之初,就把身份证件等射频类卡片的读卡器作为核心技术的方向。

2012年,人工智能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人脸识别技术工程化也刚起步。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人证不同一的现象,尤其是银行行业。因此,中软高科率先布局,开始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通过人脸识别和身份证云解码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人证核验”概念,并且定义了人证核验概念。经过长期沉淀,终于在多年后厚积薄发,市场占有率一飞冲天。

2016年基于反恐形势,人脸识别进入爆发期,不到一年时间,中软高科的产品覆盖新疆近4万个小区和酒店,市场占有率一度超80%。另外,由于技术沉淀的足够优势在疫情中,中软高科还成为第一个发布健康码、行程码的企业,并参与了国务院国康码技术底座的建设,彰显社会责任。

人脸识别到“万能数字钥匙”,中国智造的突围之路

2023年后,面对市场饱和,中软高科转向技术纵深,把之前就已经研究了18年的身份证阅读器技术进行水平整合,对常见证卡的芯片解码技术打通,同时结合11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对证卡OCR识别进行进入深入研究。并做到了迅速迭代,且推向了市场。李永杰表示,中软高科就是要做射频证卡里的楼中平。

证卡识读技术——自主研发的身份证卡SAM微模块采用最先进的RFID技术,仅1分钱硬币大小,却可识别80余种证件,攻克了银行卡、社保卡、护照、门禁卡等多卡信息整合难题。其读卡器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5%,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NFC,将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门禁卡、护照等信息识读至手机,实现“一机在手,万卡都有”。

据贝哲斯咨询数据,全球智能卡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230亿美元。中软高科凭借技术优势,已与富国银行、霍尼韦尔等50余家国外企业也达成合作,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未来目标:从B端到C端,打造全球领导品牌

中软高科负责人表示,除了技术上的水平整合,还在做产品上的垂直整合,整合基于应用场景下的产品生态,向产品下游延伸,和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合作伙伴,共同完善相应的产品生态,并逐步从B端延伸到C端,从而打造全球领导品牌。

“核心技术在我们手里,总有一天会‘飞龙在天’。”李永杰表示,公司现阶段聚焦B端市场,未来将向普通消费者渗透,致力于成为“基于NFC&AI的证卡识别领导品牌”。

从钥匙串到数字钥匙,中软高科的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折射出中国企业在智能身份识别领域的崛起。这家豫企正以“中国智造”的实力,重新定义便捷与安全的新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