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8:46:00
劳务品牌拓新路 政策活水润民生
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近五万人
7月11日上午,渤海新区黄骅市零工市场刚开门,电子屏已滚动起早餐店帮厨、商场理货的招工信息。“手机扫个码就能报名,下午就能试工。”刚找到短期搬运工作的张师傅笑着说。这样的零工驿站已遍布全市各县(市、区),成为灵活就业者的“每日加油站”。
今年以来,我市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4.16%;失业人员再就业1.0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87%;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59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2.99%。
政策资金双轮驱动,夯实就业基础。今年,我市密集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十六条举措》《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若干举措》《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等专项文件,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资金支持上,创业担保贷款“造血”功能凸显,1至6月,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2亿元,同比增长38.46%,直接扶持创业250人,带动就业1221人。
针对重点群体,市人社局精准提升服务效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通过政策宣讲、就业指导覆盖毕业生超8万人,审核2025届高校毕业生第二批帮扶对象252名,落实补贴50.4万元;优化零工就业服务,各县(市、区)均建成规范化零工市场,配套“零工驿站”等服务点,提供“一站式”服务;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2.7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7.9%,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03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上,市人社部门积极拓展京津劳务市场,与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天津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天津市建筑业协会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截至6月底,全市共向京津输送劳动力1380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6.38%,输出“河北福嫂”298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2.97%,区域劳务协作成效显著。上半年,我市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专项服务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335场,提供岗位17.02万个,4.21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和优势行业,我市着力培育打造一批带动就业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劳务品牌。目前,全市已成功培育盐山管道装备工、黄骅模具精匠等省级劳务品牌9个,沧县药包材人、海兴体育器材人等市级劳务品牌38个,覆盖装备制造、医药化工、传统商贸、食品加工、家政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品牌在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稳定就业增收、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半年,我们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重点强化技能培训与产业对接,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