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9 09:06:14
自从广东四大名山之一——西樵山发出国庆节开始免费开放的通知,这座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大山,就有了泼天的流量,人们不是在西樵爬山,就是在来西樵爬山的路上。
抓住国庆假期的尾巴,我也来凑一下热闹。出发之前没做攻略,直接就奔正门(北门)来了,没想到刚一进登山大道,就在车流如织中体验了一把心惊胆战,一路左突右绕,斜坡掉头,贴车而过,幸亏考驾照的时候基本功练得扎实,不然有可能真不敢开,就这样兜兜转转半个小时,硬是没有找到一个适合停车的地方,于是又多跑了7公里,直奔南门而来,南门有个偌大的停车楼,停车太方便了。以后建议大家直接来南门,不用找停车位。
停好车,穿过人行天桥,看到古城门式的南门,但是被告知,这里只能坐景区电瓶车上山,每人40元,如果爬山,只能从距南门1.5公里的东出入口上山,于是我们便沿着湖边的步道一边走一边欣赏风景,朝东出入口而来。
看到西樵环山花海的大石头,东出入口就到了,这里也是水上乐园和溯溪玩水的大本营,可能假期的最后一天,小朋友都在收心赶作业,所以来玩的人并不多。我们沿路上山,刷预约码进入,然后拾阶而上。
就在大家的呼吸慢慢变得急促的时候,突然眼前出现一道飞瀑,激起了朋友的一阵欢呼,清澈的泉水顺着巨石的沟道奔流而下,在太阳的照耀下,与山边的花草树木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看着确实挺美,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静静欣赏,并寻找角度拍照。
虽然一路都是台阶,但是好在不是太陡,所以体力消耗并不是很大,上到一个三叉路口的时候,我们犯难了,三条路不知道该怎么选,旁边的云岩古寺的石匾看起来古香古色,内有流泉,自然对我的吸引很大,虽然现在寺庙已经荡然无存,但是格局隐约可见,石头凹陷形成一个天然的庇护所,大约可以容纳上百人,看起来蔚为壮观,旁边的飞瀑直下,泉水潺潺,让人感觉十分清凉,夏天这里应该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继续沿着石阶往上走,我们就来到了石燕岩,这里曾经是宋代至清代的采石场,因洞内曾盛产石燕而得名。石燕岩周边因采石所形成的“天窗格”,“石屏风”,“石祠堂”,堪称鬼斧神工,颇具知名度,石燕岩也是国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采石场遗址,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来到采石场,看到宏大的历史的遗存,让人自然联想到了这些石材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岭南的桥梁,祠堂,石碑,水井,石磨,石匾,老房子的墙基门楣,以及遍布各个村子的石板路,都需要大量的石材。除了西樵山,周边的莲花山和大岗公园,也都有古代采石场的留存。
深入石洞内部,在感慨采石工作辛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辛苦,但是这种为了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让我们同行的几个人都深受鼓舞。
走过石燕岩,就来到一个大平台,顺着坡度平缓的沥青路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宝峰寺,来这里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登高拜观音,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从宝峰寺出来,我们沿着登山步道进入翠岩峡谷,峡谷两面峭崖直立,中间飞瀑流泉,树木森森,光线幽暗,让人颇感清凉。石缝有泉水流出,形似半月,又名半月泉,就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有个中年人拿桶来这里装水,他说这水拿回去泡茶很好喝。
小桥边有一摩崖石刻,我小心辨认上面的文字,得清代何世文题诗一首:“伏暑游翠岩,冷泉清我心。好风自南来,到此正开襟。”读完这首诗,让人不禁遐想伏暑天气探访翠岩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扒着铁链,踩着湿漉漉的石阶而上,我们最终穿越了翠岩的一线天,让人有一种上天入地的感觉,再次回到地面上,光线才又变得明亮起来。
看着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慢慢准备下山了,下山的途中,看到一种不知道名字的野花,开得自由自在,绚烂多彩,忍不住就想拍照。
这趟西樵之旅,因山水相伴,花草为乐,而欢愉,也因美好祈福,历史人文,而丰盈,最终收获满满,欢乐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