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精彩7天!大连,时尚不落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5:36:00    


44场先锋大秀

时尚、文化、商业与创新融合

全方位展现

大连城市活力与时尚魅力

7月3日晚

为期7天的2025大连时装周

圆满落幕


多重奖项同步揭晓

重磅呈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
视觉盛宴



当晚,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Z28时尚硅谷举行,同时进行“陳宇CHNNYU丨57°仰角”时尚发布大秀。活动现场,揭晓了2025大连时装周“时尚品牌奖”及2025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系列奖项:

大杨集团凯门定制、大连全美时装有限公司-缝掌柜、安妮玛奇朵ANNE MACCHIATTO荣获2025大连时装周时尚品牌奖;

创世、JUMPERZHANG、诺尜等9个品牌获得品牌价值奖;

大连全美时装、海信服装(大连)等11家企业获得卓越品质奖;

大连金威制衣、沈阳飞图画笔人工智能科技等6家单位获得设计创新奖;

大连工业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大连市分公司等8家机构获得产业推动奖;

朝阳市美衣纺织、大连微应科技等15家企业获得优秀参展商奖。


作为闭幕式重磅环节,2024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得主陈宇携品牌CHNNYU带来《57°仰角》专场发布。设计以“人类观测卫星的最佳角度”与“惠安女劳作姿态”为灵感,将科技精准感与传统文化符号融合,通过“未知缘起、多元存在、永恒流动”的时空叙事,展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之美。




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

大连纺织服装及时尚产业发展

再添强劲动能


6月25日至7月3日,大连以“时尚・科技”为核心,成功举办第34届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2025大连时装周及第33届“大连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三项活动。

作为大连市“国际开放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项活动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为脉络,通过5000余平专业展会、44场时尚发布、10余场论坛赛事及多元商业联动,构筑起“展-秀-赛”产业生态闭环,为纺织服装及时尚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第34届中国(大连)
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
科技重塑产业标

产业升级里程碑

本届服博会以“时尚・科技”为主题,于6月27日—29日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吸引海内外50余家企业携150余个品牌参展,涵盖高端定制、智能生产系统等全产业链。


核心成果包括

区域品牌发布: “大连羊绒大衣”区域品牌正式启动,并配套宣贯《大连缝制手缝双面呢大衣》团体标准,聚焦技术标准与品牌战略,填补行业空白,推动大连羊绒大衣产业向标准化、高端化迈进。


产学研深度融合:辽宁省纺织行业产学研对接暨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促成多项合作协议签署,发布2024年十大优秀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加速校企合作成果产业化进程。


定制产业协同创新:中国服装时尚定制思享论坛以“定制时代—从匠心到自我表达”为主题,聚焦从品质到个性与匠心,从工艺传承到现代设计创新,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碰撞,助推定制企业文化融创,为行业新质发展注入新活力。


智能场景创新:通过人工智能等形式与本土童装品牌共同演绎“人与科技结合”趋势,成为开幕式焦点。


商贸与文化共振


展会首次选址大连国际会议中心,联动海昌东方水城打造欧式建筑群T台,吸引众多海内外品牌参展,同时组织本土企业集中展示,推动“大连制造”品牌化。


2025大连时装周
时空对话中的时尚创新

多维时尚矩阵

时装周以“时・序”为主题,于6月27日—7月3日举办,主会场Z28时尚硅谷与东关街、杉杉奥特莱斯、大连银泰城等分会场形成“一核多点”格局:

先锋设计展演:44场大秀中,超60%场次由本土品牌主导。俄罗斯设计师塔蒂亚娜・斯米尔诺瓦首次将东欧刺绣工艺带至中国T台;金顶奖得主陈宇闭幕大秀《57°仰角》采用智能温控面料模拟浪涌形态,引发业界震动。


文商旅融合标杆: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举办三场户外大秀,包括延晏乙巳年春夏发布、凯门定制2026趋势发布等,结合“我的生活秀场”打卡点与文创市集,带动街区客流大幅提升。


商业转化创新:波司登《时光之羽》在杉杉奥特莱斯首秀即售罄,验证“即秀即卖”模式的商业爆发力;联合银泰城等开展“惠民特卖”,发放消费券超千张,实现时尚展示与消费转化闭环。


人才与品牌双轮驱动

设计人才孵化:2025年度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师评选揭晓,于开宇斩获“金剪奖”并入选十佳,艾敏娜、王雪潆、林雨霏、杨雁超、苏亚楠、孙见梅等入选十佳服装设计师,以多元风格展现本土创新活力。


国际视野赋能:东北亚高校毕业生作品发布吸引11所服装专业院校参与,推动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


第33届大连杯
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

新锐力量定义未来


文化与科技的碰撞

大赛以“在地衣语”为主题,吸引全球近千份作品参赛,最终30组作品入围决赛。报名选手涵盖国内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同时有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选手咨询及报名,院校选手覆盖全球百余所服装设计高校。


获奖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

金奖:侯相宇《我的母亲手记》以情感叙事与解构手法重构亲情记忆。


银奖:于金辉《余・光II》探索光影艺术与面料创新,孟析然《蝶飞侗舞》将侗族纹样转化为动态设计。


铜奖及优秀奖:《屋檐上的祝福》《灯影垂裳》《独白》等作品从建筑、非遗中汲取灵感,展现文化传承新路径。


产学研协同典范

东北亚服装高校学生优秀毕业生作品评选发布联合东北亚11所服装高校开展毕业作品发布,推动教学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体现“科技+文化”的前沿探索。

▲霓裳竞秀,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三大重点活动同步展开
融汇优质资源

提速时尚发展


产业生态闭环成型

服博会以商贸对接为核心,时装周以时尚发布为载体,“大连杯”以人才培育为支撑,三者形成互补:服博会为时装周与“大连杯”提供产业资源对接平台,时装周为服博会与“大连杯”提供展示舞台,“大连杯”为服博会与时装周输送设计人才,共同构建“展示-交易-人才-创新”的完整产业生态。


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

从智能机器人模特、数字化论坛到AI技术应用,三项活动全面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智能化、定制化、国际化”转型。同时,东关街、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将大连的历史底蕴与时尚创意深度融合,塑造“开放、创新、多元”的城市形象。


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产业升级:服博会促成多项合作协议签署,“大连羊绒大衣”区域品牌的推出预计带动产业规模增长10%以上。


城市品牌:活动吸引全球50余家媒体深度报道,线上线下传播覆盖超千万人次,显著提升大连城市影响力。


文化传承:青年设计师从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推动非遗工艺活化,如侗族纹样、榫卯结构的创新应用,为产业注入文化新动能。

2025年大连夏季三项时尚盛事的圆满举办,不仅是对城市时尚基因的深度激活,更是对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三项活动以服博会为产业引擎、时装周为潮流舞台、“大连杯”为人才摇篮,三者时空交织、资源共享,成功演绎了一场“时尚·科技·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嘉年华。


活动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大连纺织服装产业的雄厚基础与创新活力,更通过国际化视野、科技化赋能、场景化体验和商业化创新,有效提升了城市品牌影响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连,这样成为“时尚教科书”。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微信号:dl-fabu)编辑制作

文字:宋宇

资料:服博会组委会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美编:张欣

编辑:姜赟

校对:鞠传强 滕永梅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侯智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