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昆磨联动 释放开放发展新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8:40:00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习近平总书记在通车仪式上强调,要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分别位于中老铁路国内段两个节点的省会昆明和边城磨憨,在改革创新的理念和作为下,实现交集互动,昆明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托管以来,昆明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在更大的空间层面进行生动实践,以再造一座新城的魄力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实施“省会城市+边境口岸”统筹谋划,创新央地合作、沪滇协作、“四区”联动、跨区域产业协作等联动发展新模式,推动政策、资金、资源向磨憨聚集,使磨憨成为开放新高地和发展新热土,为推动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和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载体、注入了强劲动力。

深化央地合作提速开发建设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在磨憨南坡国际产业合作区,与一条条干劲十足的标语相呼应的,是各项目忙碌施工的场景,是来往穿梭、络绎不绝的工程车辆,是一个个奋斗者的身影。

南坡国际产业合作区是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承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发展规划为聚焦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依托独特区位,充分发挥在开展对外贸易、跨境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南坡国际产业示范园开园,建成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投入使用,今年还将新增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签约70家企业、57个产业项目落地。

在磨憨开发建设中,昆明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与中国中铁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实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共同推进磨憨的开发建设,有效解决了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初期缺人、缺钱、缺经验的问题,推动重点片区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央企在磨憨开发建设中有效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高效推动项目建设,中国中铁组织11家三级单位承揽磨憨工程建设、投资运营、施工设计等,投入管理人员300余人、施工作业人员3500余人,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500余台(套)。”中铁开投磨憨指挥部副指挥长、安全总监欧浩介绍。截至目前,8个项目已完工、14个项目正在施工。今年,磨憨中学等10余个项目也将陆续完工。

如今,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正加速向磨憨聚集,加快推动磨憨由边陲小镇向口岸城市跃升。

“四区”联动打好发展“组合拳”

托管磨憨,还让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自贸、经开、综合保税、跨境合作“四区”叠加优势的城市。

“四区”联动发展模式,在全国也属首创。托管以来,致力于打破体制机制和政策壁垒,云南省、昆明市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推进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合作区建立“四区叠加、昆磨联动”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推进产业协同、招商协同、政策协同、平台协同、服务协同。

2024年8月,《昆明市推动“四区”联动发展若干措施》出台,制定畅通经营主体跨区域流动、支持联动发展服务贸易等15条具体措施,推动“四区”实现资源要素高效聚集、政策优势互补互促,打好联动发展“组合拳”,实现经济发展共享共赢;支持企业以“一照多址”形式,采取“昆明制造+磨憨组装”“昆明总部+磨憨加工”“昆明创新+磨憨应用”的模式,在“四区”内跨区域自由迁移或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形成“口岸—腹地”的“前店后厂”产业转移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格局。

随着一系列协同创新举措的实施,园区产业布局更趋优化,“筑巢引凤”实现突破,招引协作更加高效,产业协作深度加强,要素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推动一大批项目落地,不仅为“四区”联动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四区”叠加也更进一步凸显昆明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为打造发展新热土、开放新高地注入新动力。

托管磨憨,也给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机遇。为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不仅在磨憨规划建设沿边产业园区,磨憨—磨丁合作区还分别与上海松江区、浙江长兴经开区等东中部发达地区的11个园区签订结对合作协议,在产业协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随着磨憨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目光瞄准这里,磨憨成了昆明招商引资的“金名片”和“最大IP”,也成为备受瞩目的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尤其是将磨憨纳入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体系,做到“宣传推介必谈磨憨、企业对接首推磨憨”。“通过考察,不仅看到了磨憨的优势,也坚定了投资的信心,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加快推动项目合作早日达成、项目早日落地。”一位到磨憨考察的企业家表示。

一系列创新机制落地生根,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加码”,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个个重点片区提速开发,一座现代化国际口岸城市正在崛起、欣欣向荣,并将在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展现新作为,为推动跨区域协调发展和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贾献培

责编:毕群

编审:郑阳洋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