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4:21:00
怀化靖州29名乡村医生“充电”提能 夯实农村医疗“最后一公里”
红网时刻新闻4月17日怀化讯(记者 杨超 通讯员 钦苏芬 李旭)4月16日,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示教室内,29位身着白大褂的学员正专注地进行急救训练。这是靖州全县行政村卫生室在岗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第二个实践周里经常上演的场景。
“双臂垂直,掌根发力,注意按压深度……”急诊科老师话音未落,甘棠镇建国村刘纯医生的额角已渗出细密汗珠。模拟人胸廓随着标准按压规律起伏,同组学员自发数起节拍。
指导老师示范海姆立克手法角度
在异物梗阻训练区,三锹乡卫生室的吴医生反复调整海姆立克手法角度,“我们村留守老人多,这个急救法必须练成肌肉记忆”。
这场为期30天的“充电行动”处处透着贴心设计。早晨的急诊课堂刚讲完毒蛇咬伤处理,中午就有学员带着山区的竹叶青蛇伤患者案例来讨论;中医科的艾灸实操台前,特意准备了苗乡常见的蕲艾;针对各村高血压管理台账不规范的问题,慢病课程安排了手把手的数据填报指导。
“线上课程像‘随身带的急救包’,村里接诊间隙就能温习。”刘纯展示着“湘卫培”公众号里收藏的糖尿病足护理视频。
培训过半,她的笔记本已记满村民健康档案:龙寨村杨阿婆的降压药需要调整剂量、地芒村新生儿的疫苗预约……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笔记,即将转化为家门口的健康服务。
学员学习心肺复苏按压手法
暮春的细雨浸润着苗乡侗寨,29位“白大褂”穿行在急诊室、产房、中药房之间。当刘纯在儿科诊室学习儿童高热惊厥处理时,70公里外的建国村卫生室,她提前准备的慢性病用药清单正安静地躺在接诊台上——这份承载着专业温度的清单,将在三天后随主人一起回到乡亲们身边。
据该县卫健局负责人介绍,培训特别强化了“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的实用理念。结业后,每个村卫生室都将配备统一的中医理疗包和急救装备,让培训成果真正扎根在村头寨尾。正如培训手册扉页所写:“你们守护的不仅是诊室,更是万家灯火的健康期盼。”
↓ 留言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