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反向海淘”倒计时?美国“关税难民”勇闯中国电商平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6:15:00    

2025年4月20日,青岛港,一艘装载外贸集装箱的货轮驶出港口。视觉中国/图

“哪些应用程序适合从中国网购衣服和化妆品?”2025年4月18日,在美国洛杉矶读大学的阿齐玛(Azima)在小红书上发帖求助。

她的困惑,正是当下众多美国“反向海淘”消费者的共同疑问。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TikTok 上掀起揭秘“中国制造”热潮,敦煌网(DHgate)、淘宝等多个中国电商平台如同“黑马”,强势跻身欧美购物类应用下载榜前列,成为美国消费者眼中的“宝藏平台”。

为了追求高性价比,美国消费者试图绕过中间商,通过中国电商平台直接“反向海淘”。然而热情之下,现实的困境横亘在前。

全球物流行业巨头DHL发布公告,决定自4月21日起,临时暂停向美国个人发送海关申报价值超过800美元的B2C(企业对消费者)货物,向美国企业发送的B2B(企业对企业)货物不受暂停影响。

此外,美国政府宣布自5月2日起再次终止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将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进口货物征收相当于其价值120%的关税。

业内人士指出,收紧“小额豁免”,将给美国消费者与中小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勇闯中国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1688、淘宝、DHgate、Yiwugo、京东……阿齐玛手机上,新增了7个来自中国的网购平台。

“我正琢磨怎么用这些软件,直接从中国买东西。”她向南方周末记者说道。

曾经,阿齐玛是快时尚巨头SHEIN的忠实粉丝。这家起源于中国的国际B2C电商,凭借服装、食品、鞋包等潮流单品,在2021年一举超越亚马逊,登顶美国iOS和安卓应用商店下载榜首,成为当地消费者的“购物新宠”。

日常选购衣物、鞋子,SHEIN早已是她的首选平台。而随着美国关税壁垒不断加高,阿齐玛发现,SHEIN平台运费水涨船高。为了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商品,她将目光投向中国本土电商平台,渴望直接选购 “源头好货”。

阿齐玛的手机上,新增了7个来自中国的网购平台。受访者供图

与阿齐玛一样,家住亚拉巴马州的米兰达·金布罗(Miranda Kimbrough)也下载了淘宝和阿里巴巴等多款购物软件。不过,她显然没有弄懂B2B和B2C的差异。

“阿里巴巴要求每件商品至少购买100件,根本没办法单件下单。”直到在阿里巴巴上下单无果后,米兰达才意识到,这家平台并不直接服务于终端消费者,而是一个B2B平台。

阿齐玛和米兰达,仅仅是大批涌入中国电商平台的美国用户的缩影。

根据应用数据商Appfigures公布的数据,4月13日,敦煌网在美国iOS应用商店的下载量为65100次,较30天平均下载量增长940%。截至2025年4月16日,淘宝在美国iOS平台的下载量估计约为 18.5 万次,较上月同期的3万次增长514%。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上述网站发现,直至4月21日晚,中国电商平台仍在iOS应用商店购物榜TOP10中占据半壁江山,敦煌网、阿里巴巴、SHEIN、Temu和淘宝赫然在榜。

美国消费者转向中国电商平台,源于社交平台上的一场中国工厂揭秘潮。

近段时间,阿齐玛不断在TikTok上刷到中国制造商发布的视频。视频称,大部分消费者认为“产自欧洲的服饰、包袋以及配饰等奢侈品”,实际上均产自中国工厂。

铺天盖地的“科普”视频,打破了阿齐玛的消费信息差——官网售价76英镑的Lululemon瑜伽裤成本仅5美元,零售价为2.36万美元的爱马仕包成本仅600美元。

尽管Lululemon发布公开声明辟谣,称并未与视频中提及的两家中国工厂合作,但这依然未能阻挡大批美国用户涌入中国电商平台。

事实上,中国电商出海由来已久。此次突然火爆出圈的敦煌网成立已21年,是一家专注于跨境出口的B2B电商平台。淘宝的母公司阿里巴巴于2010年,就开始运营面向海外客户的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

不过在弗吉尼亚州读博的张青看来,相较于淘宝等平台,速卖通、SHEIN和Temu等平台商品类型不够齐全,而且页面设计不佳,给人一种山寨产品的既视感。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反向海淘”并不能让美国用户免于关税之苦,但却是一种以更优惠价格降低总体购物成本的方式。

“服装的成本本身很低,但经过中美批发商和零售商层层加价,到美国客户手里可能已经是成本的几十倍。如果到中国直接采购,就可以省去中间商赚差价,即使交两倍关税,还是可以省去不少钱。”一位专做美国服装代加工的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

2025年4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第137届广交会。中外客商行走在展馆内,人流如织。视觉中国/图

流量与购买量

美国本土消费者热捧中国购物App,根源在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朝令夕改,引发美国人的不安与恐慌。

2025年4月2日,美国谋划已久的“对等关税”靴子最终落地,此后一周内,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已达到145%,部分产品高达245%。

而关税大棒的回旋镖,终将落到美国消费者和企业身上。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损失或将达到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多位美国受访者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关税政策刚刚实施,日常生活暂未遭受明显冲击,但人们普遍担心,未来物价将大幅攀升,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

赶在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豁免”待遇之前,米兰达在Temu上囤购了大量中国商品。“我担心我下单的商品由于运费和关税太高,无法寄到美国。”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米兰达的焦虑显而易见。“你是想让它们变更贵吗?我告诉你买了什么,是不是价格就会上涨?”她反复追问南方周末记者,是否Temu的工作人员。

张青周边的华人同样囤积了大量产自中国的食品,包括泡面、螺蛳粉等。

但对于涌入中国电商平台的“关税难民”而言,反向海淘中国产品,并没有想象中容易。语言,是美国用户面临的一大难关。

小红书上,美国用户纷纷开启在线求助模式。“谁能教我如何把淘宝改成英文”“如何在淘宝上购物”,成为平台上的热门问题。

尽管淘宝官方主动发帖,推出外国友人淘宝购物指南,详细讲解语言设置、商品搜索、物流运输及支付流程等使用技巧,但实操效果并不理想。

“试遍了网上的各种教程,还是没成功切换成英文界面。”阿齐玛吐槽说。

找到合适的集运仓也并不容易。

“在淘宝海淘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购物时输入美国地址,然后卖家统一打包集中发货给你,这一类产品可能只占到三成。余下的产品则需要使用集运服务,将商品统一寄到国内的集运仓,再打包发往国外。”张青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跨境直邮运费高昂。张青回忆:“之前在淘宝买东西,三公斤货物运费就超过400元。”为了节省运费,她往往会和周围的朋友一起拼邮费。

“拼单的起点很高,要一次买够一百公斤以上,书籍、衣服等普货的邮费才能降到20元一公斤。”张青说,“更麻烦的是,靠谱的转运公司少之又少。有些服务商宣传时说得天花乱坠,等实际打包时,却常以超重、超长等理由临时加价。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想独立摸清这些门道,实在太不容易了。”

究竟有多少下载量转化成实际的采购量,受访者的反馈并不一致。

“自4月15日开始,平台单日交易额同比上周连续翻倍增长,单日新注册买家数量连续多日同比上周增长近20倍。”敦煌网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Temu平台一位负责童装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平台成交量变化并不明显,只是稍微有点下跌。

在小红书上,有不少帖子晒出疑似外国人用英语在淘宝上咨询商品的截图,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其中两名发帖人员,他们均表示相关图片只是转自网上。

在淘宝经营装修材料生意的夏洁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今年店铺的国外订单有所增加。4月以来,她已陆续接到四个国外订单,收货地址均指向国内集运仓。不过她留意到,这些国外的客户并没有用英语沟通,“他们应该是海外中国人”。

流量袭来之后

美国“关税难民”汇聚的小红书,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国际消费论坛。

“美国人能在淘宝购物吗?所有东西都显示不再我所在的地区销售。”2025年4月16日,有美国博主在小红书上发帖询问。

评论区内,有物流公司主动推销,宣称专攻中美货运;还有外贸从业者毛遂自荐提供代购服务,顺势为自家亚马逊小店引流;同时不乏热心网友善意提醒,要外国用户提高防范。

面对这“泼天的流量”,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收益,已成为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

率先抢占流量巅峰的敦煌网,已经尝到了泼天流量带来的红利。

“自4月15日以来,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表现强劲,单日交易额同比上周连续翻倍增长。”上述敦煌网工作人员说,“户外装备的新买家交易量增长195%,宠物用品增长近130%,发制品激增671%,家电增长962%,安防跃升601%,健康与美容品类增长318%。”

红利之下,敦煌网也在试图维持流量所转化的实际采购量。

4月17日,敦煌网在官方账号宣布推出“关税护航计划”。针对“商品不涨价”的商家,平台将对商家提供流量、补贴、物流等多方面的支持。此外,为迎合美国消费者的囤货需求,抢占用户市场,敦煌网还推出“Stock & Save Sale”促销活动。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敦煌网通过智能分单系统将大宗订单拆解为合规小包的“关税拆单”技术,将在5月2日之后不再适用。

“长期以来,‘拆单避税’为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国运营销售提供了操作空间。但特朗普宣布取消800美元关税豁免政策,将会真正影响到跨境电商的业务。”上述Temu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早在美国关税政策落地之前,Temu就在逐步弱化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将全托管投流预算转移到欧洲、亚洲、中东等地,有意识地布局多元市场。与此同时,平台于2025年开始向半托管投流,鼓励商家拓展半托业务。

“以我负责的童装组为例,目前销量第一的海外市场是德国,美国已经从榜首跌落至第六。”上述工作人员透露。

但对于普通商家而言,从全托管转为半托管并不容易,意味着运营成本和仓储成本的大幅增加。

当下,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主要通过全托和半托两种方式向美消费者运输产品。全托管模式下,商家只需将货物送到国内指定的仓库,后续的发货、关税以及配送工作均由平台负责。半托管模式要求商家从本土的海外仓库直接发货。

陈源就职的外贸公司专注光学望远镜业务,同时在Temu与亚马逊运营店铺。如今,公司负责人已开始试水半托管模式,先在美国布局多个海外仓,将货物批量发往当地。但他坦言,这就像一场看不到结果的豪赌。

“全托管模式下,货物先送往广州仓库,即便滞销退回,成本还在可控范围。但半托管模式要直发海外仓,一旦货物积压,光是高昂的运输成本,就只能让我们选择低价甩卖甚至直接弃货。更别说还要承担建仓、物流等一系列费用。”陈源叹气道,“可市场形势逼着我们改变,只能硬着头皮试一试。”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源、张青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王航

责编 姚忆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