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向海图强 诏安海洋牧场“耕”出乡村振兴新蓝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12:06:00    

清晨的诏安湾,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在梅岭镇下傅村外的6号海域,四个巨大的钢结构网箱已悄然下水,在蔚蓝海面上勾勒出壮观的轮廓。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调试,为即将到来的规模化养殖做最后准备。“这大家伙可是全球首创的组装式桁架网箱,咱们这海洋牧场,走的是技术路线!”漳州市丹诏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林怀宇自豪地说。

这个总投资4.43亿元的海洋牧场项目,将新建超大型深水养殖用网箱23口,养殖水体59.29万立方米,自2023年初动工以来,进展迅猛。不仅快速获得省农行2.15亿元设备融资授信,更在短时间内完成4口深水网箱建设及配套平台搭建,预计到年底,10个网箱将全面投用,养殖水体可达20万立方米。诏安湾外这片4353亩的海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长”出一座集智能养殖、绿色能源、生态处理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技术新、产能高,是它最硬的底气。”县海洋与渔业局二级主任科员孙勇智介绍,项目采用的智能养殖网箱为全球首创空间分子结构设计,所有结构件实现标准化机械加工,品质更可控、寿命更长。建成后年产量预计超6000吨,年产值近5亿元,将成为闽南地区深海养殖的标杆。

更令人称道的是其“低成本、快建设”的模式。组装式网箱可直接在沙滩或海面组装,大幅节省场地与运输成本,建设成本仅为同规格装备的三分之一。结构件可分厂订购、同步生产,支持多班组并行作业,建设耗时压缩至行业平均时间的四分之一。“以前建一个网箱小半年,现在一批也就几个月。”设备制造公司负责人洪中航感慨,“这速度,以前想都不敢想。”

效益与风险控制同样亮眼。项目主打鲈鱼、鮸鱼等大众消费品种,市场稳定,加上政府补贴,预计3年即可回本。装备自带太阳能发电、小型风电系统,配有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实现污染零排放,最大限度降低生态风险。“既赚钱又环保,这才是可持续的好项目!”一位当地养殖户在参观后连连赞叹。

海洋牧场的快速推进,是诏安县推动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诏安紧扣县域实际,聚焦特色产业,不仅深耕蓝色国土,在工业领域同样动作频频:深化政策红利转化,累计兑现惠企资金1623万元;推动企业逐级培育,打造高新技术企业2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鼓励企业智改数转,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食品产业促进中心,争取超千万元转型资金;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具雏形,南方肉牛育肥场、种鹅场、屠宰加工场等项目陆续投建……

从深海到田野,从车间到港口,诏安正以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勾勒出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的清晰轮廓。而这片浩荡碧波之上的钢铁“耕海”,正以科技之力、创新之智,为诏安乡村振兴注入奔涌的蓝色动能。(施永胜)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