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貉出没!赤峰这里首次发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21:03:00    

近日,赤峰市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野生动物监测领域收获新突破。3月27日至5月6日期间,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野生动物频繁觅食的安全区域——四道沟,安装4台红外相机,成功捕捉到国家二级重点貉的活动踪迹,这也是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貉的影像,为保护区生态监测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貉在生物分类上隶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其外形与狐狸相似却略小,整体身形粗短而肥胖,嘴部尖细,四肢短小。独特的足部构造使其行动颇具特点,前足5趾中第一趾较短,行走时短趾悬空,仅四趾着地;后肢狭长,后足具4趾。蓬松的尾巴、长且浓密的背毛,黑棕或棕黄色的底色搭配黑色的针毛尖,背部中央还掺杂着较多黑毛梢,构成了貉独特的外貌特征。成年貉体重通常在6至7公斤,体长45至65厘米,尾长17至18厘米,个别体型较大的个体,体重可达10至11公斤,体长82厘米,尾长29厘米。值得关注的是,受季节影响,貉的新陈代谢速率会发生变化,其体重也随之波动。

在生活习性方面,野生貉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它们多栖息于阔叶林中开阔且靠近水源的草甸、灌丛地带,常沿着河岸、湖边活动觅食。作为杂食性动物,貉的食谱十分广泛,从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到坚果、种子、水果以及植物的根、茎、芽等都是它们的食物来源。昼伏夜出的它们偏好独居,但偶尔也会以成对或家族群体的形式出现。在犬科动物中,貉更是独树一帜,是唯一会在冬季休眠的物种。

此次红外相机监测可谓收获满满,除了珍贵的貉影像外,还记录到野猪家族群、狍子、普通獾、狗獾、松鼠、花斑松鼠等兽类,以及雉鸡、松鸭、红嘴蓝鹊等鸟类的活动画面。这些丰富的监测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数据,更为科学评估生态环境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制定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

赤峰市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入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工作,通过长期、系统的监测,逐步揭开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多样性的神秘面纱,为守护这片生态家园全力以赴,推动生态保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来源:赤峰融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