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全省样板 看阿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1:29:00    

萌娃乐享户外活动。

学生参观何延川纪念馆。

幼儿园孩童体验劳动之趣。

阿城区第三中学校校园一隅。

爱国主义宣讲进校园。

□文/摄 李鑫雨 本报记者 肖劲彪

近日,阿城区成功通过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斩获这两项国家级教育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阿城区自2019年和2021年先后被确定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先行创建区以来,深耕教育领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色基因浸润成长底色

走进何延川红军小学校,仿佛踏入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长河。这所创办于1905年的百年学府,是民族英雄何延川的母校,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底蕴。校内“一厅一廊四展馆”特色鲜明:正气大厅内,几面墙彰显红色文化;红色长廊展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精神内涵;何延川纪念馆介绍了民族英雄何延川的革命功绩;校史馆记录着学校百年变迁中坚守教育初心的历程;红色家风馆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国防科技馆强化学生国防意识。

学校以吉祥物小红松为线索,构建了小红松五育成长课程体系,将《红色印记》《家国情怀》等融入红色教育;“我为烈士描墓碑”“重走抗联路”等活动课程,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的心底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小红松诚信超市、美德驿站等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律节俭的品行,在一次次实践体验中不断深化红色传承。

近年来,阿城区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三次召开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推出“红色文化”“慧敏文化”“智勇文化”“和善教育”等典型,引导学校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及师生兴趣特长,融入校本课程体系,找准校园文化品牌定位,全区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一校一品”“一园一特色”“百花齐放”良好态势,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多元教育绘就多彩画卷

阿城区第三中学校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公办三年制初级中学。走进校园,开阔体育活动用地、气势恢宏的教学楼映入眼帘。校园里绿树成荫,花坛、草坪、雕塑、凉亭布局精巧,错落有致,营造出极为优美宜人的学习环境。

学校硬件设施完备齐全,语音室、微机室等各类功能室应有尽有。在教学成果方面,第三中学成绩卓著,多年来大批毕业生凭借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师资力量上,学校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高级教师28人、省级教学骨干2人、市级教学骨干28人、区级教学骨干33人。在市、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说课、课件制作等各类比赛中获得佳绩。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确立了多项科研课题,教师撰写的10余篇论文荣获各类奖项。作为省级一类学校,该校创新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课后服务特色课堂精彩纷呈,22个特色社团实现学生全员覆盖。2023年该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城乡统筹共绘教育蓝图

阿城区小岭中心学校,以“和善”教育为引领,营造和谐环境、和悦课堂、和睦关系与合作模式,构建五育融合特色课程体系。校内食宿标准,教学设施现代,近20个功能馆(室)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学习之旅灵动精彩。该校与城区校共建“金智教育集团”,借助“云端课堂”“教师轮岗”,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资源。

小岭中心幼儿园作为普惠示范园,依托自然资源寓教于乐,构建“生态化学习”体系。孩子们在“青苗生态园”自主探索,种植并记录农作物生长,体验玩中学、学中做的乐趣。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阿城区通过公开招聘、靶向引进等方式,招引急需紧缺人才和公费师范生扎根阿城,科学调配师资力量,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积极推动教师轮岗交流,“人才活水”全域流动。区政府协调多部门,将富余的中小学编制合理调剂至幼儿园,2024年公开招聘68名幼师,实现公办园专任教师全在编,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为幼儿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普惠便民打造成长乐园

阿城区第二、第七幼儿园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进程中,凭借宜人环境、先进理念和多彩活动,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

第七幼儿园秉持“放手让孩子做主”理念开展户外自主活动。孩子们自主选区域,教师观察引导,尊重其独立与创造。园内环境充满童趣,体能与户外游戏丰富,旨在提升孩子身体素质。“我们鼓励孩子冒险、试错,在自主决策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七幼儿园园长马丽华说。

来到第二幼儿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在这里,孩子可以听虫鸣、观植物、品果实、闻花香、触万物,在探索、体验中舒展身心,自主开展活动,探索世界、自由表达,感知自然的韵律,收获成长。

创新驱动引领教育未来

“我们坚持四个优先战略,五年累计投入5.8亿元改善办学条件。”阿城区副区长王殿友说,通过“一校一策”精准施策,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功能教室达标率不断提升,智慧校园全覆盖。

课程改革是教育的关键。阿城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融合地方资源,构建“基础+拓展+实践”三维课程体系,形成红色文化、冰雪运动、劳动教育等特色课程。同时,探索“融合信息技术的‘双程闭环’精准教学模式”“真爱梦想”研学模式和“数智育人”大思政教育品牌,促进跨学科协同育人。在回民小学的智慧厨房、金源小学的科技体验馆、第七中学的理化生AI实验室,学生们参与实践探索的热情高涨。

近三年,阿城区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300多项,学生创新实践成果2000多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阿城教育人秉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个孩子”的初心,从红色文化传承到智慧校园建设、从城市到农村,全方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的火种燃遍每一寸土地,为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递交“阿城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