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9:14:00
人民网 王凡
5月9日,由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主办、AI TIME承办的“千年蜀韵,科技未来:大模型智启蜀道新程”活动在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300余位政务、科技、教育、通信、金融等领域的代表,共同探讨大模型时代下的产业转型和创新生态,是继四川省首个省级基座大模型“智谱诸葛大模型”发布后的重要实践延伸。
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标志性产品发布会暨“智谱诸葛大模型”发布仪式于成都高新区举办。发布会现场,成都高新区宣布战略投资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金额3亿元,携手打造“智谱诸葛大模型”,同步建设大模型训练中心、研发中心及西部赋能平台三位一体的AI基础设施,计划5年内赋能超1000家企业AI+转型,并孵化20家以上生态企业。
“千年蜀韵,科技未来:大模型智启蜀道新程”大会讲座活动中,智谱表示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依托成都高新区产业集群协同优势,全面推进创新实践。智谱COO张帆发表主旨演讲《大模型企业落地实践》,聆心智能CEO郑叔亮、彩智科技创始人兼CEO徐剑军等分别带来产业分享。
在“智涌蜀潮:大模型破局者还是颠覆者 产业革命与成都突围之辩”AI论道环节中,AI TIME负责人何芸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付强等专家就“大模型技术如何破解成都传统企业转型的‘最后一公里’”“成都能否炼就大模型产业化的‘黄金三角’”和“文化IP能否让成都在AI浪潮中‘弯道超车’”三个议题展开深度思辨。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与人才优势,积极拥抱大模型技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应用。截至目前,成都已汇聚行业大模型企业62家,8个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其中,成都高新区已发布46个行业大模型,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力量蓬勃涌现。
据悉,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主要承载地,已聚集30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其中链主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超130家。截至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82个深度合成算法完成备案,4款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深度合成算法备案个数进入全国前八,为西部唯一进入前十的城市区域。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基本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体系。预计到2026年,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国产多元异构算力生态高地、全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输出地。
智谱相关负责说,“‘千年蜀韵,科技未来:大模型智启蜀道新程’诸葛大模型产业交流会议,正是在成都高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人工智能发展风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大模型技术与地方优势产业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成都高新区与我们携手打造‘智谱诸葛大模型’,这一省级基座大模型依托四川特色产业与政务民生数据体系,在智谱全自研GLM大模型架构上进行可溯源有监督训练,实现从底层到应用层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它将成为推动四川乃至西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目前,诸葛大模型已在文旅、民生、政务、教育、金融五大核心场景初显成效。在文旅领域,它将整合四川全域旅游资源,通过AI视频导览和融合三星堆、川剧变脸等元素的AIGC内容,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巴蜀文旅体验;在民生场景中,以亲切的四川方言角色对话,为成都高新区的政务和市民服务提供智能问答。在产业合作方面,智谱已链接1200多家大模型赛道初创企业与开发者团队,投资与孵化了50多家企业,并将在未来5年内赋能更多企业实现“AI+”转型,并孵化生态企业,助力成都构建起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本次会议不仅是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力体现,更是对未来科技趋势的一次深度探索。智谱CEO张鹏表示,“在成都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诸葛大模型将如同古蜀道上的新引擎,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智谱愿与各方携手,以科技创新为笔,以产业融合为墨,在千年蜀韵的基础上,书写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篇章,共同开启智能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