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9:35:00
4月15日,记者从肇庆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肇庆市积极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机遇,将其作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在2020年4月获批设立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聚焦头部平台招引、配套服务提升、助力企业出海,加快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营收增长、就业增加,不断增创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2022年—2024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累计达59亿元。肇庆市获评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第二档(第一档城市仅10个),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为了强化产业规划布局,肇庆制定出台了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以五金制品、珠宝玉器、服装制衣等优势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实施跨境电商效能倍增行动,分类培育引领型、成长型、产业集聚型、孵化型、产学联动型和龙头仓储型等类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7个,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水平。充分发挥希音、拼多多Temu、唯品会、京东、阿里巴巴等头部电商平台集聚效应,推动希音在肇庆新区投资35亿元建设其在国内首个通过购地方式布局的项目,持续吸引跨境电商物流、金融支付、海外营销等上下游企业落户肇庆。目前,希音、拼多多Temu等各大电商平台在肇物流仓储面积已超370万平方米,每日超500万件(高峰期超2000万件)跨境包裹从肇庆发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以希音、拼多多Temu为龙头的集仓储、供应链、货代、物流、劳务、外贸综合服务等业务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在推动企业“触网出海”方面,通过举办“肇庆电商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联合拼多多Temu、eBay、阿里巴巴国际站、希音、中邮公司等平台及服务商,组织涵盖工艺品、家居用品、汽摩配件、五金制品、珠宝玉器等品类商家700多个,对接跨境电商平台及物流服务商,推动企业进入平台上游供应链,通过“平台反哺”推动商家提档升级、跨境出海。
目前,全市与电商平台合作的企业及商户超3500家,网店数量超6万家,其中通过电商平台开展跨境业务的企业超500家。2024年6月在高要区金利镇打造镇级跨境电商服务站点以来,已推动该镇130多家五金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其中广东科艺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向东南亚、中东等地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7.5%。
同时,肇庆市积极搭建肇庆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订单响应效率提升40%。此外,盘活原肇庆大旺车检场,引入央企南航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运营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集合航空货物集拼、货物申报、海关查验+24小时通关、预安检、前置安检、打板调度等综合服务,以“货站+海关”“货站+园区”模式将口岸功能延伸至客户“家门口”,实现跨境电商货物“一站式”通关,日均处理包裹能力达50万件,2024年全市制造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开展自营出口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抓辐射带动,释放产业综合效益方面,肇庆依托县域在产业、人力、区位等方面优势,发挥希音、拼多多等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引导本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深度参与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分工合作,打造高要五金、怀集服装制衣等“跨境电商+产业带”,促进本地产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集聚、壮大规模,带动县镇村产业与就业实现同发展、双促进。
目前,单希音、拼多多Temu两个龙头项目已拉动当地整体投资(含租赁厂房地价、厂房建设、装修设备投资等)近10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超5万人,拉动住房需求8700套,促进项目周边房屋平均租金提升2元/平方米,2024年共创造税收超1亿元;推动怀集服装制衣商家通过希音、拼多多Temu、速卖通、TikTok等平台出海,目前该县服装制衣商家已从2020年初的1300多户增长到超2700户、实现四年倍增,带动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人,服装制衣年产值超5亿元。
文、图|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李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