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非遗里的长春:用古琴还原古人的清明情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0:02:00    

数千年前,当古琴的琴弦被首次拨响,这一声醇厚古朴的中正雅乐,便静谧了时光,响彻于今日窗前的明月,捋顺了心中的三千情丝。

千年七弦,古音悠远。古琴,八雅之首。王维笔下“弹琴复长啸中”的琴是它,李白诗中“幽人弹素琴”的琴也是它。它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块世界非遗瑰宝。2019年2月,古琴艺术被评为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5月,又被评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声入耳,万事离心。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缭绕的琴音,蕴含着一种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正契合了古人的清明情思。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古人的愁思,是哀而不伤的。对于思念,古人讲究中正平和,而古琴斯如是。在古琴曲当中,用以缅怀先人、怀念朋友且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是《忆故人》《阳春三叠》。尤其是《忆故人》,这首曲子表达了对先贤、朋友的一种思念之情。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也是养生的好时节。五音对应着五脏,春天对应着五音当中的“角”音,多弹奏古琴这样具有生发舒缓的音乐,对身体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

琴禅一味。弹琴时,亦可品品茶、焚焚香、插插花,这份由古琴生发出的中式生活美学,便以清明节为契,徐徐浸染着人们的身心。

怀念最好的方式是传承。清明蕴春思,在春天,种下一颗传承古琴艺术的种子。长春市朝阳区文化馆中,古琴传习课堂上,声声抒情怀古,人人恬淡静雅。越来越多的人在了解古琴、弹奏古琴的过程中,解读古琴所携带的文化密码,感受这由古至今的悠悠古韵。


编 辑:贾 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