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阻止“大而美”法案,美国民主党议员有多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08:09:00    

丁戈隆东

为阻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美国民主党议员有多拼?

当地时间7月3日,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以长达8小时46分钟的马拉松式发言,抗议“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尽管未能阻止法案表决通过,却创下了美国众议院现代史上最长的发言纪录。而在稍早时候,7月1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党议员使用“史诗级拖延战术”——16小时马拉松式朗读法案、无休止的辩论、雪片般的修正案……原定深夜的表决,硬生生被拖到第二天上午,同样没有阻挠成功。

如此操作符合美国国会的议事规则吗?这其实是美国国会一项特殊的议事规则,即“阻挠议事法”(filibuster),又称“冗长演说”或“冗长辩论”,目的是通过不停地发表演说,阻止正在审议的议案或人事提名交付表决。这一规则一般由少数派议员采用,可以说是他们的最后一道抵抗程序。

对于美国民主制度来说,“阻挠议事法”并非是精心设计出来的规则,而是经验不足与思虑不周的产物。在最初的美国参众两院章程中,有一条“前述问题动议”程序,可以用来中止讨论,直接表决提案。但到了1806年,由于长时间未出现“阻挠议事”情形,参议院章程便化繁为简删去了“前述问题动议”程序。如此一来,既缺少对议员发言内容或时间长度的限制,又没有任何中止发言的办法,从而为议员阻挠议事打开了方便之门。直到1837年,第一次有人试图以“冗长演说”阻挠提案表决,从此“冗长演说”慢慢演变成美国参议院的一道奇观。

美国议员究竟能不能以一己之力阻止表决?理论上是可能的,但现实中很难。因为“阻挠议事法”要求:发表“冗长演说”的议员,可以吃饭,可以喝水,但不能坐下,也不能离开会议大厅,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即视为交回发言权,并且不能再要回,其他议员就可以提出表决或其他要求,主席即可采纳,“阻挠议事法”即告失败。鉴于有不能坐也不能离开的规定,身体不好的议员即使对某项提案深恶痛绝,也不敢轻易发表“冗长演说”。不说别的,单是不能离开上厕所一项,就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整体来看,发表“冗长演说”的议员不是很多,但也有一些“青史留名”的:1957年,南卡罗来纳州的美国参议员斯特罗姆·瑟蒙德为了拖延《民权法案》立法,发表了24小时18分钟的演讲;2013年,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特德·克鲁兹为反对《平价医疗法案》,演讲长达21小时19分钟;今年4月,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科里·布克为抗议特朗普政府的议程,发言长达25小时05分钟,创下美国参议院历史上最长演讲时间纪录。

如今,美国议员启动“阻挠议事法”,多数时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和同党派的议员合作。比如,当议员A正在滔滔不绝演说时,坐在下面的议员B可以高声对他喊:“你是否意识到(某一个问题)?”然后,这位议员B可以就这个问题开始发言。这个时候,台上的议员A就可以趁机休息一下,稍微挪动一下脚步。当然,事先商量好的参议员们也可以轮流上去“冗长演说”。但从结果上看,多数“冗长演说”并未能阻止提案表决通过,作用非常有限。

相比参议院,美国众议院较早对“阻挠议事法”进行改革,现在少有“冗长演说”。早在1842年,众议院对议员辩论设置了时限,杜绝了利用“冗长演说”阻挠提案表决的可能性。此后少数派又试图利用集体逃会的办法,使众议院达不到“最低议事人数”而无法办公,但这个办法也在1890年再次修改众议院章程之后失去了用武之地。不过,众议院的党派领袖可以利用发言不会被打断的优势发表“冗长演说”。在哈基姆·杰弗里斯之前,凯文·麦卡锡、南希·佩洛西都曾创下过众议院发言纪录。

美国参议院也有过改革,规定在100名美国参议员中,如果能征得60名参议员的同意,就可以启动“停止辩论”程序。但是,参议院多数党的参议员数量往往达不到60人,因此很难启动程序,“冗长演说”在参议院仍时不时会出现。一切正如《联邦党人文集》所预见的,参议院内频繁的阻挠议事,严重降低了政府日常工作的效率,也从根本上损害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