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万亿之后,湖北汽车产业如何“换挡提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3:01:00    

2024年,湖北汽车产业正式跨入“万亿俱乐部”,成为全国汽车工业版图上的重要一极。然而,规模只是起点,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深刻变革,湖北如何实现从“大”到“强”的质变,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重大命题。

01

2025年,湖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定下了信心满满的“双百万”目标——东风汽车产销突破100万辆,“湖北造”新能源车年产量迈上100万辆台阶。“双百万”目标不仅彰显了湖北在汽车产业转型中的决心,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近年来,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36.5%,较2023年提升近15个百分点。这一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支撑这一增长的,是湖北在产业链上的深度布局。

东风汽车作为湖北汽车工业的龙头,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岚图、猛士等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市场表现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湖北在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关键领域持续加码,宁德时代宜昌基地、中创新航武汉工厂等项目的支撑,为“湖北造”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保障。

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产能井喷的当下,突破同质化困局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当前,湖北依托传统汽车工业基础,推动商用车新能源化,如三一重工襄阳基地的电动工程车、东风商用车的氢燃料重卡等,在细分市场占据先机。

另一方面,湖北积极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推动汽车芯片、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攻关,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将为湖北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撑。

02

武汉经开区的发展轨迹,正是湖北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如今,拥有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的武汉经开区,汇聚着1200余家零部件厂商,构建起全球罕见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2024年11月14日,随着一辆岚图知音车缓缓驶出东风云峰工厂,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这家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的新能源工厂,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能源SUV,是武汉经开区3年来投产的6家新能源整车工厂之一。

近年来,面对合资车、燃油车产销量断崖式下滑,“中国车谷”奋力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2024年建成投产两个新能源整车厂,平均每个月投放一款新车。新能源产品矩阵实现主流、高端、豪华全覆盖。

在加速产业布局的同时,武汉经开区还设立500亿元车谷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未来蓄积动能。先后制定实施了“科创33条”“知识产权8条”“人才黄金10条”普惠性科技政策,拿出30亿元支持科创事业,持续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武汉经开区通过抢先布局,集聚了包括理工氢电、国电投氢能、康明斯等在内的近20家氢能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基础部件—燃料电池—整车—示范运营”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这些举措,正在重塑“车谷”的创新基因。眼下,在武汉经开区,“国家队+合资品牌+新势力”三足鼎立格局已然形成;岚图、猛士、路特斯等七大新能源整车厂相继落地;建成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测试道路超3400公里;“车谷造”加速出海……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技术突破、产业链的深度协同、全球化与产城融合的实践下,“中国车谷”正加速向“世界车谷”迈进。

03

智能网联是汽车产业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作为汽车大省,湖北正以东风汽车为龙头,加大产业链布局和科技创新力度,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今年4月8日,东风汽车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内,一枚拇指大小的黑色芯片DF30,正悄然改写着中国车规级高性能MCU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DF30,这款由东风牵头研发、联合全国44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打造的芯片,不仅适用于传统燃油车,也可嵌入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目前已完成两次流片(试生产),车规级验证即将展开,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总师张凡武说。

为了让车更聪明,湖北还在智驾领域加大布局、加速前沿技术突破。在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工程师们正在测试优化“端到端”智驾系统。通过融入AI大模型,这款系统不用再依靠提前输入的代码实行驾驶决策。

湖北充分发挥“车谷”与“光谷”的联动效应,推动汽车产业与光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眼下,东风汽车、中信科智联、华砺智行等在鄂企业还在积极探索“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驾驶方案。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和十堰市还入选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目前武汉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累计里程已经突破三千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04

站在万亿规模的新起点,湖北汽车产业正迎来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作为全国汽车工业重镇,目前,湖北已形成25家整车企业、2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生态,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超过95%,展现出强大的集群优势。这份厚实的“家底”,为做大做强湖北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赋能,湖北打出了一套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最新出台的《支持全省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措施(2024—2027年)》和《2025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提出通过支持产业扩能提级、科技创新赋能、企业“走出去”、重点项目建设等措施,力争到2027年实现湖北整车产量突破300万辆,且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以上。

市场驱动,湖北车企正在全球舞台展现“硬实力”。今年一季度,东风乘用车三大产品序列品牌累计销量4.78万辆,同比增长32.4%;岚图汽车累计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59%,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05%。更值得关注的是,湖北零部件企业也在加速全球化布局,目前已有超过25家企业进入国际整车企业的全球采购体系。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一个更具活力、更高质量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正在长江经济带加速崛起。展望未来,湖北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编审:康耀方 邓国辉

记者:邹敏

美编:王思思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