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62岁大伯户外活动后严重贫血,医生发现大量钩虫在其小肠里“吸血”!感染过程曝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2:06:00    

假日渐近,出游计划提上日程,露营野餐、田间漫步、溪边踏浪……可杭州的胡大伯却因一次户外活动,让身体突然亮起红灯。全身乏力、严重贫血……最后医生在他的肠子里发现了隐藏的“真凶”——好几根蠕动的活虫!

严重贫血却查不出问题

“侦察兵”发现“吸血鬼”

胡大伯今年62岁,平时身体健壮的他最近总感到全身乏力,走路飘飘忽忽。家人总担心他得了什么大病,赶紧带他来到了家附近医院。

不检查不要紧,一检查却查出了大问题:胡大伯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血红蛋白值有60g/L,仅仅是正常值的一半不到。这一切意味着他存在严重消化道出血。

为了找出病因,老大伯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胃肠镜检查,可结果却显示一切正常。这让老大伯和家人都感到困惑不已。无奈之下,他们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希望能找到答案。

市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杨晶在了解情况后,建议胡大伯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胶囊内镜就是一个小摄像机器人,他会和“侦察兵”一样深入到小肠等难以通过传统胃肠镜检查的部位。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检查报告出来时,连医生都看得头皮发麻。在他小肠里,竟然发现了大量钩虫!那些小小的寄生虫,正像一群贪婪的“吸血鬼”,在他的小肠里吸血,导致他贫血、乏力,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晕厥和休克……

“怎么会这样?我平时很注意卫生的啊!”胡大伯百思不得其解。

肚子里的寄生虫

究竟从何而来?

原来,前段时间,老大伯像往常一样,赤着脚去田里摸田螺,还在池塘里摸了不少螺蛳。“那天阳光正好,我光着脚在田里走来走去,感觉特别舒服。后来又去池塘边摸螺蛳,收获满满,回家还做了一大盆螺蛳肉,吃得特别香。”他回忆道。

没想到,恰恰就是这看似惬意的活动,让他感染了钩虫。钩虫的幼虫通过胡大伯的皮肤进入体内,一路“旅行”到他的小肠,然后“定居”下来,开始吸血。

杨晶解释说:“钩虫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它们最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像田里的泥土、池塘的水,都是它们的‘乐园’。一旦皮肤接触到这些地方,它们就会趁机钻进去。”

所幸,经过针对性的寄生虫药物治疗,老大伯的症状逐渐缓解。看着他慢慢恢复健康,家人也松了一口气。

但这次经历,却给老大伯和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感慨地说:“真是没想到,就因为摸了点田螺、螺蛳,居然会惹上这么大的麻烦,真是买了一斤‘教训’啊!”

隐藏在泥土和螺蛳里的“杀手”

日常加强预防

杨晶介绍,钩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钩虫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贫血、乏力、头晕、食欲不振等。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更为显著。

钩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比如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赤脚,钩虫的幼虫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移行经过肺,最后到达消化道;

➤另外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比如未经充分清洗的蔬菜或螺蛳等水产品。

日常应该如何预防?

穿鞋防接触

田间劳作、草地行走时穿好鞋袜,阻断钩虫幼虫经皮肤入侵。

勤洗手护健康

接触土壤、植物或水产品后,饭前务必洗净双手。

食物处理到位

螺蛳等水产彻底清洗煮熟,蔬果洗净再入口。

定期体检早发现

常接触土壤、水产品人群,定期检查大便和血常规,异常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杭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