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运营商“内卷”是“拼刺刀”生存战,还是迷失方向无效内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4:24:00    

运营商的“内卷”是“拼刺刀”式的生存之战,还是迷失了方向的无效内耗?











| 环球通信| @好5G |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通信行业,这个曾经让国人骄傲的“大国重器”,现在却陷入了一场无声的“内卷”之战。


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巨头在5G、宽带、云计算等领域看似百花齐放,实则陷入“左手打右手”的恶性竞争。


用户吐槽“优惠永远差一步”,员工抱怨“KPI压力山大”,而行业增速却像被按了暂停键——这究竟是“拼刺刀”式的生存之战,还是迷失了方向的无效内耗?


内卷化:数据不会说谎的行业之痛


从2022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三大运营商营收增速从8.3%骤降至不足1%。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信业务收入仅增长0.7%,与过去十年平均增速(约6%-7%)形成鲜明对比。从营收看,三大运营商整体增速进入“个位数时代”。中国移动营收同比持平(0.0%),中国联通增长3.9%,中国电信微增0.01%。


更扎心的是,移动用户渗透率已达116%,这意味着人均持有超过1张SIM卡!


关键指标来看,截至2024年,移动用户渗透率达116%,流量单价降至0.03元/MB,传统业务ARPU(用户月均收入)连续八年下滑。这种“资源驱动型”增长模式,迫使运营商陷入“携号转网”拉锯战和套餐价格战,2023年营销费用占收入比突破15%。


划重点:流量单价:0.03元/MB(5年下降80%)!传统业务ARPU值:连续8年下滑!营销费用占收入比重突破15%!


毛利率VS销售费用率:内卷的“死亡螺旋”。


运营商们疯狂“砸钱”打价格战、拉新用户,但利润却越卷越薄。以2024年数据为例:中国移动净利润增速从2022年的13.3%腰斩至5.1%。



【核心公式】:内卷程度 = (毛利率-销售费用率)


当这个数字持续为负,意味着企业正在用“砸价格”、“压KPI”替代“做产品”,用“烧钱”、“烧成本”替代“创新”——这才是通信行业当前最紧迫的现实。


从一季度看,中国移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5%,中国电信下降48.11%,状况依然不乐观。


有没有内卷其实行业都:门清!


还记得,“大家本身吃的就是一碗饭,倒过来倒过去,还是那碗饭。可每倒一次,行业价值就下降一次。”这句话不?我记得是通信行业高层说的原话,说的难道不都是内卷?



除了校园市场的低价争斗,运营商的第二曲线不也是被“价格战”抢了戏码:在一些招标活动现场,有的运营商不计成本抢占市场,有的运营商则因对采购招标结果不满意,一气之下投诉采购人和其他竞标者,把新兴市场变为彼此间“掐架”的舞台,“杀敌一千,自损一千”,把“蓝海”打成“红海”,将“红海”打成“死海”,最终大家“同归于尽”,这不是内卷的新表象?


告别内卷,方能看见星辰大海


通信行业不是没有机会——它手握全球最大5G网络、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甚至在6G专利申请量上已占全球40%。但若继续深陷“价格战-用户流失-再促销”的死循环,最终只会让这个“国之重器”沦为低效内耗的“泥潭”。


人活在过去,就赚不到未来的钱,企业眼望前方,方有星辰大海。


运营商向科技企业转型、向数字经济拓展就是未来和前方。


站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潮头,三大运营商需要的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共生共荣”。当它们能将百亿研发资金真正用于突破“卡脖子”技术,而非补贴价格战,或许那时,全球通信行业的“品牌价值榜”才会真正读懂中国的实力。


- END -

以 草 根 记 录 通 信 时 代

作者@好5G :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栏作者|手机评测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