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6:56:00
今天下午,上海首家国资背景垂直领域大模型企业——中城交(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徐汇“模速空间”创新生态区正式揭牌成立。作为一家从隧道股份脱胎孵化的战略性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该公司将专注于交通领域大模型技术研发与应用。
近年来,中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末,中国公路总里程超过540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18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在道路里程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也面临着路网拥堵、事故频发、运营任务重等难题。
“交通行业大模型的出现,将成为破局的关键。”中城交科技董事长常光照表示,交通领域有着丰富的数据,非常适合用大模型来分析。基于隧道股份60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积淀,公司开发了上海首个交通领域专业大模型——通达大模型,通过深度训练人工智能系统,该大模型已经成为了交通治理好帮手。
“我们用通达大模型为太仓20多个路口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让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5%。”常光照说,垂类大模型的训练,需要海量的工程资料和项目案例作为数据支撑。在隧道股份的支持下,中城交科技率先构建交通行业专用语料库,整合6大类30小类多模态数据集,收录超200万份行业技术文档、10万公里道路设施数字档案、5万例管理场景案例。这些数据不仅为交通垂类大模型提供了高质量训练素材,更将为模型在复杂场景下的深度应用提供支撑。
此外,中城交自主研发的通达多模态交通大模型,深度融合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及实时流量等多元数据,构建全域感知与智能决策体系。该大模型通过AI算法实时感知隧道、高速等复杂交通场景,优化交通路网、智能诊断道路病害、预判突发事件风险,推动交通管理从“经验驱动”迈向“AI赋能”的智慧化变革。
多模态两轮车闯入隧道识别
在上海首个交通领域垂类大模型的背后,是一支“90后”的年轻创业团队。“我们团队中,90后的青年人才占比超过8成。”常光照介绍,交通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开发与训练,需要计算机、软件工程相关人才,同交通等方面专业人才的高度耦合。因此,中城交科技打造了一支由交通工程专家与算法专家共同组成的“AI训练师团队”。他们之中,既有上海多个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者,也有算法领域的名校精英,共同特点是“学历高+专业强+年纪轻”。
在今天的揭牌仪式上,中城交科技与库帕思科技、智算科技、阶跃星辰、建设银行等多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涵盖算力基建、算法研发、产业投融资等关键领域,初步构建起“资本-技术-场景”的多元化产业生态圈。
花旗上调黄金目标价,上海金ETF(159830)飘红,机构:美元地位动摇的长期逻辑有望持续推动金价
以AI技术服务交通民生,上海首家国资背景垂类大模型企业揭牌成立
从机械臂研发到“太空巴士”探秘!莞外学子的科技节不一样
央行、证监会等四部门发声;商务部再回应美国对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Anthropic推出Claude 4大模型;OpenAI携手思科、甲骨文共建阿联酋数据中心丨全球科技早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