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5 08:49:26
这里咱们得先提两点,首先历史上的包拯,其实从未做过开封府尹,所谓的开封府尹就是开封府的最高长官,而开封府即北宋首都的首府衙门,可想开封府尹的官职之重,其级别在尚书以下侍郎之上,一般为从一品或二品官衔,但宋真宗之后,一把手开封府尹的位置就一直空缺,包拯所担任的其实是权知开封府之职,这是很多人存在的一大误区。
第二点要说明的是,《七侠五义》里王丞相实则是小说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北宋时期根本没有这么个人,甚至宋朝都没有丞相这个官职,只有宰相之职,所以真要从历史角度出发去判断王丞相的实际级别是不可取的,只能通过小说得知,其官居正一品,政治地位非常之高!
明白了这两点,要比较包拯和王丞相的级别差距就容易很多,只需大致了解北宋的官员制度。在中国古代,北宋绝对是官制最复杂的朝代没有之一,在这个时期一个重要官员至少身兼三大职级,既寄禄、职,以及职事。
所谓“寄禄”就是一个官员的品级称谓,也就是皇帝任命给一个官员的虚职,有点儿类似于如今的公务员职级,比如厅级、局级、处级、科级,这些级别与薪资俸禄挂钩,但没有真正的实权;而“职”更像是一种荣誉头衔,北宋时期类似学士、大学士等文官头衔都属于职的范畴,与今天的国务委员、中央委员这样荣誉的职称类似;而“职事”则是拥有实权的官职,在北宋它没有确切的品级,只代表一个官员实际负责的事务,对比现在的行政系统,比较类似于科长、处长这种明确有实权的职位。
在北宋,一个重要官员至少得有这三个title,说回包拯,他在开封府当职时也身兼这三大官职,其寄禄为“右司郎中”,北宋尚书省分6部,而这6部又分别划为左右两司,其中礼部、吏部和户部由左司掌管,右司则管兵部、工部和刑部,两司各有郎中一人,官衔为正六品,而此时寄禄官为“右司郎中”的包拯,他的寄禄官职级也应是正六品。
而此时包拯所任的“全知开封府”之职,其实是开封府尹出缺的情况下,朝廷临时任命的一个主管开封府的职务,虽有正四品之名,但因为是职事官职,因此并不算真正的正四品级别,仍应按正六品比较,与小说里官居正一品的王丞相差了整整9个等级。
那如果按包拯巅峰时的品级来算呢?包拯最巅峰的时候,宋仁宗本想将他晋升为从三品的礼部侍郎,却被包拯拒绝了,这时他的寄禄官职级是四品给事中,职事官职最高到枢密副使,其品级虽为正二品,但因为是职事官,对包拯而言并无品级加成,因此这时他理应还是正四品级别,与小说里官至正一品的王丞相,仍存在5个等级的差距。这样一解释,包拯与王丞相之间的等级之分是否更为清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