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铁观音茶叶功效与作用(初心回归——铁观音的复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8:49:44    

铁观音不是最出名的茶,在经济活动频繁的九十年代开始逐渐出现在广大茶友的眼前。

铁观音原料是用对夹两片叶子,五月上旬开始采春茶,春茶品质最好,俗称“春水”,寒露前后开采秋茶,秋茶香气最浓,俗称“秋香”,就是所谓的正秋茶。

铁观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树的品种。源自于1723-1735年之间的安溪西坪镇。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干茶外形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于是乾隆皇帝赐名“铁观音”。

铁观音有着最丰富的香气,源自于其复杂的加工工艺。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初烘→复包揉→复烘→定型→烘干。

主要分为五个阶段:采摘是品质形成的基础阶段;晒青是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做青是“构色”“构香”“构味”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杀青是固定内质的重要阶段;揉烘是外型塑造的关键阶段。经过三包三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其品质特点是“绿叶红镶边”、干茶形状如蜻蜓头,叶片如蛤蟆背,“香、浓、醇、甘”等特点,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传统铁观音性温,有止渴生津、健脾暖胃等功效。

九十年代开始随着茶叶市场的兴盛,传统工艺的铁观音越来越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简化了工艺的铁观音应运而生。清香型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在市场上的占有量最多。清香型铁观音色泽翠绿,汤水清澈,香气馥郁,花香明显,口味醇正。由于新茶性寒,不可过多饮用,否则会有一定程度的伤胃、失眠。

伴随着清香正味清香型铁观音出现,硝酸脱酸工艺的新茶。他们更追求汤色绿,清香高,已经是偏向绿茶化的铁观音,脱离了轨道。还有一种冰冻着的鲜铁观音买到北方。后期随着茶文化在北方的普及,正是这些茶搞坏了铁观音本味,让铁观音市场受到了反噬。铁观音一路到了默默无闻。

陈年铁观音,是经过时间存放,并在梅雨季节进行焙火,达到干燥和进一步发酵。当地人一般称作老茶或者熟茶。色泽乌润,汤水浓郁,绵甜甘醇,陈香凝韵。其特质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红茶、黑茶,且有沉重的历史与文化沉淀。

铁观音的焙火工艺分为电和炭焙两种方式。电焙比较简易轻松,容易出产量,炭焙考验制茶人对茶叶叶片和火的理解,差异性大而且不可复制。


安溪铁观音是用铁观音树种为原料,铁观音的工艺制作才叫铁观音茶。而台湾的是以铁观音的工艺制作的就是铁观音,原料有铁观音,大叶乌龙等等。

听说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铁观音要开始复兴,复兴的路也是漫长,需要继续把铁观音工艺继续继承和发扬,不能因为产量失去初衷,北方茶友对铁观音经历了从喜爱有加到谈音色变。如何恢复茶人对铁观音的信心,是最紧要下功夫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