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指的什么(总书记为何强调这一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1 08:03:32    

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10月30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政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跨学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来自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许玫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孙力教授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政治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具有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早在古田会议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为建党建军指明了方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建设的内容和侧重点会发生变化,十八大以后党的政治建设重心在于“制度建党”,即运用制度和法治力量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凝聚党心和民心,以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

上海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周建勇教授解读了“政治”与“政治建设”的内涵。他指出,“政治”的本质是对权力的运用和分配,其核心是政权问题。“政治建设”涉及两个层面的阐释,一是国家和社会层面,二是政党层面。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在现实中,必须解决党内忽视、淡化和不讲政治建设、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会长、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切奋斗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大理想、大使命催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呼应和破解了近代中国的时代难题和历史课题,是脱胎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变革所形成的政治自觉的精神结晶,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品格、思想品格、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果,具有丰富内涵和巨大价值,对于在不同历史时期解决党的伟大事业、伟大使命遇到的各种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党研究中心主任黄福寿教授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规定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涵,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政治立场、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和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敢于坚持真理、善于修正错误”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党和领袖的关系、中央权威和地方自主的关系、经验和教训的辩证关系。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宗建副教授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的主线和脉络。他认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坚持“四个自信”,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巡视吴解生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善于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动员和集中起全党智慧和全民智慧,科学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成就,提炼成功经验和汲取教训。把成功的实践经验及时上升为理论、转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功之道。

本次会议由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上海市党建理论研究会、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联合举办,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党研究中心承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