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典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7 10:04:19    

“死马当作活马医”,是一个成语。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救药, 仍然抱万一希望, 积极挽救。

你知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

公元544年,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农学家, 写了一本农业百科全书, 其中记载了比他更早的古代人, 常在养马的地方拴上一只猕猴。 说这是为了防止马生病。 猕猴,难道能防止马生病?

公元1160年, 宋朝有一位担任“秘阁修撰”职务的人, 叫朱翌(yi),他为了解开这个谜,进行了大量研究。 终于找到了这个事情的源头。

原来,西晋末年,有一个叫郭璞的人, 在军队里任职。 有一次,他到大将军赵固家里去拜访,恰巧遇到赵固大将军所乘的良马,刚刚死去。


于是,郭璞找来二、三十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拿着长竿,往东走了30里地,一边走一边敲打,把树林中的猕猴惊动了出来。他们捉到了一只猕猴, 并把猕猴带到死马跟前。猕猴向马的鼻子里吹气,不一会儿, 马儿一跃而起,并且和平常一样吃起草来。“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典故, 就是这样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