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7 08:49:09
字形
“见”只有一个部件构成,是独体字。“见”是由甲骨文时期的象形字形简化而来,象形意味已经消失,现在成为纯粹的指示符号。独体字“见”表示视力可达的范围,即看见、看到。
字源
甲骨文中“见”像人跪坐而视,强调眼睛看到之意;“见”表示看见、看到。金文字形是对甲骨文的继承,但字形有所简化;篆书字形中将表示眼睛的部件写成“目”,字形象形意味减弱;隶书将“人”写成“儿”,字形更加平直。楷书在继承隶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最终形成现行的楷书。
字解
《说文解字》中讲:“见,视也,从儿,从目。”由此可见,“见”是一个象形字。由甲骨文分析可知,“见”可以理解为动词,表示看见、看到。由于所见就会触发思考,引发对事物的观察、理解,也表示见解、见识,“见”体现出感官之间的联系性。现在“见”也表示双方之间的会晤,即会见、接见。
字理
见微知著:“见微知著”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见”指观察、注意;看到事物的初始,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这是基于对事物的认真观察和总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启示我们要注意事物的细节,认真观察,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性。“见”体现出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
思维拓展
洛伯定理
概念: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起源: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案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某重型汽车集团的三家汽车厂共同引进了奥地利斯泰尔的重型卡车技术,到90年代初大批投入市场。一次, 斯泰尔公司一个年轻的售货服务人员到中国服务,见一辆斯泰尔车停在招待所的门口,车上落满灰尘。他从翻译那里得知,这辆车是其他厂制造的,出了问题让我们来修,由于生产任务紧,未来得及修理,只好停在这里。那位奥地利人问明情况后,二话没说,就一头钻进车底修了起来,翻译几次叫他吃完饭再修,他毫不理睬,直至修好为止。吃饭时他对翻译说:“只要是斯泰尔车,不管是谁制造的,不管在哪里,都是我们斯泰尔的形象,我有责任把它修理好。”
启示:要想让员工在你不在场的时候知道该怎样做,则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程,并把责任落实在每个员工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