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起诉什么是不起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0:08:20    

不起诉是指 检察机关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终止诉讼而不交付法院审判的处分决定。具体来说,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没有必要起诉的,依法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处理决定。

不起诉的决定有以下几种类型:

法定不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酌定不起诉 (又称相对不起诉):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检察院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

证据不足不起诉: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从而不将犯罪嫌疑人诉交法院审判的处理决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司法公正,避免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案件进行不必要的审判,同时也有助于节省司法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