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故意毁坏罪包括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5:38:50    

故意毁坏罪是指 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要素:

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包括有形的动产和不动产,以及无形的财产权益如股票、债券等。但行为人如果毁坏的是自己的财物,则不构成此罪。

客观要件:

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且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则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此外,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无论是出于个人报复、妒嫉等心理,还是为了掩盖其他犯罪行为,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均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主观要件:

表现为行为人故意为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里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总结:

故意毁坏罪主要是指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该罪行的构成需要满足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四个要件。对于该罪行,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数额较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文章